
NI LabVIEW2024使用说明
1. 智能开发流程启动 LabVIEW 2024 后,通过代码生成助手”输入自然语言描述(如“设计一个 PID 控制器”),系统将自动生成带参数配置的图形化代码框架。开发者可直接在代码块上右键调用“优化建议”,快速调整控制算法的超参数或优化数据流结构。
2. 云原生应用部署
连接 AWS IoT 或 Azure IoT 平台后,通过“云连接配置向导”定义数据传输规则,系统将自动生成 MQTT 协议通信模块。在“云端仪表盘”中可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支持通过 RESTful API 远程修改测量参数或触发自动化测试流程。
3. 混合现实(MR)协同设计
结合 Microsoft HoloLens 2 设备,在 LabVIEW 2024 中启用“空间计算”模块,可将虚拟仪器界面投射到物理设备上。团队成员通过 MR 眼镜实时共享调试数据,实现跨地域的硬件在环(HIL)测试。
4. 边缘计算节点开发
针对 NI cDAQ-9188 等边缘控制器,使用“实时目标配置工具”一键生成 Linux 实时操作系统镜像。通过“边缘数据分析库”实现本地数据清洗和特征提取,仅将关键指标上传至云端,减少 70% 的网络流量。
5. 低代码工业 App 构建
在“工业 App 设计器”中拖拽文本框、图表和按钮组件,配置数据绑定关系后,系统自动生成适用于 Android 和 iOS 的移动应用。支持与 NI SystemLink 集成,实现设备状态远程监控和报警推送。
使用说明
选项卡的使用
程序自动切换
选项卡在控件面板中的位置如下:
比如我们现在有几个页面:
那么这两个界面在程序运行的时候,如何实现自动切换呢?我们用事件结构来处理:
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错误时的响应代码:
运行程序,可以看到前面板:
点击登录,立即自动切换到操作页面:
NI LabVIEW2024功能
1.代码生成与优化自然语言编程:输入“设计一个基于FFT的振动分析系统”,自动生成带参数配置的信号处理流程图。
代码重构建议:针对冗余数据流结构,AI助手提供“合并节点”“消除循环依赖”等优化方案。
2.边缘计算与云协同本地实时处理:
在NICompactRIO上运行深度学习模型,实现生产线缺陷检测的毫秒级响应。
云边联动:将原始数据在边缘节点压缩后上传至云端,通过AWSSageMaker进行模型迭代训练。
3.混合现实调试空间标注:
在MR视图中直接标记硬件接口位置,生成交互式维护手册。
远程协作:异地专家通过MR眼镜实时查看现场设备状态,指导本地工程师完成故障排查。
4.低代码工业App开发模板化设计:
内置20余种工业场景模板(如OEE监控、预测性维护),支持1小时内完成原型开发。
跨平台编译:一键生成AndroidAPK和iOSIPA文件,支持离线运行和数据缓存。
5.实时数据可视化动态仪表盘:
支持3D图表、GIS地图等50余种可视化组件,数据刷新率可达1000Hz。
增强现实投影:通过HoloLens2将实时数据叠加在物理设备上,辅助现场操作人员快速决策。
常见问题解决方法
1.安装时提示‘旧版本残留文件’原因:未彻底卸载旧版LabVIEW导致残留配置文件冲突。解决方法:运行NI提供的LabVIEW卸载工具(可在官网下载),并手动删除`C:\ProgramFiles\NationalInstruments\LabVIEW2024`目录后重新安装。
2.代码生成不准确原因:
提示描述不清晰或模型训练数据不足。解决方法:提供更详细的技术要求,例如“生成一个带抗混叠滤波的FFT分析模块,采样率10kHz”,并定期更新Copilot插件以获取最新训练数据。
3.边缘节点实时性不达标原因:
实时操作系统配置错误或硬件资源不足。解决方法:在“实时目标属性”中启用“优先级继承”机制,并升级至NIcDAQ9188等高性能边缘控制器。
4.混合现实界面卡顿原因:
MR设备与PC的通信带宽不足或图形渲染压力过大。解决方法:使用千兆以太网连接HoloLens2,并在“MR渲染设置”中降低模型复杂度,启用“异步空间感知”功能。
5.云平台数据传输延迟原因:
网络配置错误或数据压缩率过低。解决方法:检查MQTT协议的QoS等级设置,启用“边缘数据压缩”功能,并在云端部署Redis缓存加速数据处理。